要高效通过日本FBA专线寄送商品,需要系统规划从选品到入仓的流程,结合日本市场特性和物流规则优化操作细节:
一、合规性准备:规避清关风险
1、文件与资质
提供英文商业发票,需包含商品材质、用途、单价等细节,并确保与实物一致。
零售包装、标签或说明书需标注 “Made in China”(纺织品类需缝制标签),外箱避免出现品牌 LOGO。
涉及品牌、专利或肖像的商品,必须提供合法授权书,否则可能被认定为侵权并扣货销毁。
2、税务合规
2023 年 10 月起日本强制征收 10% 消费税(JCT),年销售额超 1000 万日元或注册资本超 1000 万日元的卖家需注册 JCT 税号,并在亚马逊后台上传。
首次进口需预付申报货值 15% 的关税押金(多退少补),超期未支付关税的货物将被销毁。
3、商品限制
严格避免运输医疗美容用品、7 岁以下儿童玩具(如毛绒玩具)、侵权品等违禁品,违者直接扣货。
电子产品需符合 PSE 认证要求,食品类需提前申请进口许可并提供成分表。
二、物流渠道选择:平衡时效与成本
1、空运专线
优势:适合紧急补货或高价值商品。
注意:需提前确认航空公司对电池、液体等敏感货的限制,部分渠道需通过香港中转。
2、海运专线
优势:适合大批量普货,成本低。
操作:提前 2 周订舱,木箱包装需提供熏蒸证书。
3、国际快递
适用场景:小件样品或紧急订单。
三、包装与标签规范:减少入仓延误
1、外箱要求
单件重量不超过 30kg(日本 FBA 建议 15kg 以下),超过需贴 “Team Lift” 标签;三边之和不超过 160cm,超尺寸需额外付费。
使用坚固纸箱,接缝处用封箱带加固,避免运输中破损。
2、标签粘贴
FBA 标签:每张 A4 纸打印 1-6 张标签,粘贴于外箱正面和侧面,确保条码清晰可读。
国家标:边长 4cm 的正方形标签,粘贴于外箱窄侧面右上角,需包含 “Made in China” 和商品原产地。
超重、电池标:超过 15kg 的包裹需贴 “Overweight” 标签,含电池商品需标注 “Battery” 并符合 UN38.3 认证。
四、清关流程优化:加速货物放行
1、文件预审
提前与物流商确认清关所需文件,确保申报价值与实际货值一致,避免低申报导致查验。
提供日本本地进口商信息,否则可能加收 100 元 / 票代理费。
2、主动配合查验
若海关抽查,需在 24 小时内提供补充文件,否则可能产生 3 万日币查验费。
避免使用原木包装,否则需提供熏蒸证明,否则可能被退回。
3、JCT 申报
注册 JCT 税号后,按季度提交税务申报表,确保亚马逊店铺地址与注册地址一致,避免因信息不符被驳回。
五、运输保险与风险控制
1、投保建议
选择覆盖 “到仓” 或 “上架” 的保险,覆盖运输途中的损坏、丢失风险。
易碎品需单独声明,否则可能不在理赔范围内。
2、异常处理
若货物延误超 7 天,可要求物流商提供航班延误证明,并申请赔偿。
清关问题需在 48 小时内响应,避免产生仓储费。
六、入仓与库存管理
1、预约与派送
提前在亚马逊后台创建发货计划,选择 “卡车派送” 需预约入仓时间,“快递派送” 可直接送达。
偏远地区需要加收 5-10 元 /kg 附加费,且仅接收三边≤160cm 的货物。
2、库存监控
使用亚马逊库存管理工具,设置补货预警,避免断货或滞销。
定期清理冗余库存,超 6 个月未售出商品可能产生长期仓储费。
七、关键注意事项
1、节假日影响
日本新年(12 月 29 日 - 1 月 3 日)、黄金周(4 月 29 日 - 5 月 5 日)期间物流暂停,需提前安排发货。
2、物流跟踪
通过物流商提供的追踪号实时查询状态,异常情况及时联系客服。
3、长期合作
与物流商签订年度协议,可享受运费折扣和优先处理权。
通过以上步骤,可系统性提升日本 FBA 专线的运输效率,确保货物合规、快速入仓,同时降低成本与风险。建议卖家定期参加亚马逊官方培训,并关注日本海关政策更新。